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标资讯 > 地标鲜果,甜蜜一“夏”

地标鲜果,甜蜜一“夏”

作者:心之达整理 发布时间:2022-07-02 浏览次数:477
      时夏方长,山河盛。白里透粉的平谷大桃、颗颗绛紫的仙居杨梅……来自天南地北的地理标志水果“抢鲜”上市,装点了缤纷夏日。滋养于一方水土的哺育,这些鲜果从一粒粒种子“变身”为富民兴农的“甜蜜”产业,为当地百姓带去了希望,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汩汩活力。一路收获,一路欢歌,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,畅游东西南北中,一同品鉴时令水果的甜蜜滋味! 地标鲜果,甜蜜一“夏”       平谷桃香醉人心
“鲜桃季甜蜜开启!”炎炎夏日,从北京市中心一路驱车向东北方向行驶,便来到了“中国大桃之乡”平谷。放眼望去,十万余亩葱翠的桃林一片连着一片,一颗颗个大鲜红的大桃挂满枝头,果农们穿梭其中,采摘、分拣、装车,忙得热火朝天。
“目前,平谷大桃已陆续成熟,批量销往全国各地。”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四级调研员路文告诉记者,历经40多年的发展,平谷大桃成了增收致富的“黄金果”。特别是从2006年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,平谷大桃的经济、社会、生态、文化效益稳步提升,真正从一种果品发展成了一项富民产业。据了解,2021年,平谷区大桃总产量17.2万吨,大桃总产值12.19亿元,16个乡镇街道均有大桃种植,大桃生产专业村达到111个。
“品质优”一直是平谷大桃的代名词。近年来,平谷区坚持精品大桃生产战略,形成了涵盖增甜提质等六大类74项技术的大桃优新综合管理技术体系。如今,平谷区拥有白桃、蟠桃、油桃、黄桃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,新引进的风味皇后等优新品种,一经上市便得到消费者的青睐,市场价格可达到30元/千克以上。
在此推动下,平谷大桃的品牌越擦越亮。“由2010年的18.56亿元跃升至现在的101.84亿元,平谷大桃的品牌价值增长了近4.5倍。”路文表示,自2003年“平谷及图”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,平谷区坚持以地理标志为引领,着力打造平谷大桃区域公用品牌树形象、自主品牌增效益的品牌建设格局。截至目前,当地种植户和合作社已注册了“甜那溪”“正大甜心”等20余个自主品牌。
然而,盛名之下,平谷大桃也面临着“李鬼”横行等挑战。为进一步维护品牌形象,平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近年来在执法检查、合规经营培训等方面打出一系列“组合拳”。其中,该局采取治理整顿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,对大桃包装箱销售主体进行执法检查等,打击违法侵权行为。该局办理的“未经许可在大桃产品包装箱使用‘平谷及图’证明商标案”成功入选2021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件,加大了地理标志保护力度。
“平谷国际桃花节”游人如潮;“未来果园”吸引众多科技型企业入驻……如今,平谷区依托大桃产业实现了“华丽转身”,正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铆劲前行。
仙居梅红缀满枝
红实缀青枝,烂漫照前坞。6月的浙江省仙居县,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杨梅的酸甜气味。“杨梅陆续上市,有的忙了!”仙居县采鲜农场果农娄荣杏告诉记者,受天气影响,今年杨梅产量较低,市场价格随之走高,但食客对杨梅的热情却只增不减。
仙居杨梅果实大,汁多味浓,甜酸适口。2007年,“仙居杨梅”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如何发挥当地特色农产品优势,让地理标志运用更有深度?仙居县注重精深加工,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抓手,让仙居杨梅美名远扬。
“杨梅浑身都是宝。各企业利用杨梅核提取籽油,在杨梅渣中提取花青素,还制作原汁、酵素、酒类等产品。目前,全县已打造两条万吨级杨梅深加工生产线,年加工转化能力近4万吨,深加工产品类型达30多种。”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仙居县还积极培育引进杨梅加工企业,目前已有15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。
如今,仙居全县杨梅种植面积达14.1万亩,投产面积13.5万亩,年产量10万吨,鲜果年产值超10亿元,形成了杨梅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产业全链条,直接促进梅农户均增收3.2万元。
近年来,当地以数字改革为抓手,全面推进仙居杨梅产业转型升级。从大棚栽培到“触网”销售,再到建立杨梅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仙居杨梅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,实现可存储、可追踪、可查询。
截至目前,仙居县已建设5个数字化智能大棚示范基地。“与露天种植相比,智能大棚杨梅产量能够提高30%,成熟期提前近半个月。”上述负责人介绍,智能大棚可通过避雨设备和自然调温来提升杨梅甜度,使杨梅保持较好口感。
今年,仙居县创新推出了“神仙大农”区域公用品牌,进一步带动仙居特色农业发展,促进农旅深化融合,提升仙居杨梅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。目前,“神仙大农”品牌涵盖了杨梅类、粮油类、茶叶类等八大类94种款式,其产品在线上线下陆续投入运营。
“六月杨梅已满林,初疑一颗值千金。”正值采摘季的仙居县,夜晚的杨梅山上灯火通明——果农们与时间赛跑,戴着头灯抓紧采摘,准备将一筐筐新鲜的杨梅运送到天南地北的食客手中。乘着地理标志发展的东风,仙居杨梅将把当地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映照得更加红火。(本报实习记者 苏悦 通讯员 余芝颖)
百色芒熟“金”色足
“开采啦!”初夏时节,果农清脆的一嗓子,点燃了整个芒果园的采摘热情,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地理标志产品——百色芒果的采摘季就此拉开帷幕。
百色市位于华南地区,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,产出的芒果色泽诱人、肉质甜美、香味独特。2016年,“百色芒果”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此后,百色市制定了与品牌定位相一致的营销策略,通过统一品牌名称、统一生产标准、统一上市、统一市场营销和质量监管,从源头保证芒果的品质,进一步释放芒果产业在带动当地增收方面的潜力,百色芒果也迎来发展“黄金期”。
百色市芒果协会秘书长何承伟介绍,2021年,百色市有45个乡(镇、街道)490个行政村以芒果为主导产业,覆盖成功脱贫的农户5.2万户20万余人,带动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,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。
大量种芒果致富的案例,让当地种植芒果的热情更高了,特别是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后,百色芒果更是搭上了“国际列车”走南闯北,产品供不应求,产业链不断延长。“2021年,百色芒果总种植面积达136万亩,产量超90万吨。”何承伟介绍,这些芒果经由一趟趟专列,发往北京、上海等国内城市及多个国家和地区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。
“芒果热”吸引的不只有果农,还有一大批前来投资建厂的企业。“我们的人员和设备已经配齐,今年要大干一番。”广西果天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果天下公司)厂长李舟容介绍,公司致力于打造芒果单品全产业链服务体系,生产的速冻芒果块、速冻芒果原浆等周边产品热销全国。
在百色,类似果天下公司的企业还有很多,他们不但拓宽了芒果产业链,提升了芒果产品附加值,还带动当地果农在家门口就业,实现了果农致富、企业增收、产业升级的多赢局面。据了解,2021年,全市芒果加工厂已发展到10家,芒果加工量达8.6万吨、产值7.7亿元。
“今年百色芒果的产量预计将突破100万吨,鲜果产值将超过55亿元,芒果精深加工量将达到20万吨以上,同比增长132.56%。”何承伟表示,未来,百色市将借助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生效的契机,推动百色芒果在东盟等地区的知名度与销量进一步提升,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。
枣阳桃鲜“丰”景好
夏至时分,在湖北省枣阳市的一处水果交易市场里,商贩们将一筐筐应季水果摆上摊位,大声吆喝叫卖。其中,有一种水果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购买,甚至一摆上摊位,立马就被抢购一空,这就是当地的特色地理标志产品——枣阳皇桃。
鄂北岗地枣阳,是全国四大桃主产区之一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日照条件,使得枣阳桃品种大多以早熟、特早熟为主,5月底至6月份成熟的品种占70%,产量占全省的1/3。
“我听说咱的枣阳皇桃刚刚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这不,销量马上就起来了,比以前好卖多了。”一位摊贩一边秤着桃儿,一边笑着说道,目前,蜜桃、油桃、黄桃等品种已陆续成熟,今年的桃儿分外甜!
以往,枣阳皇桃常常囿于品质参差不齐、产品叫不上价等难题。近年来,当地紧盯市场,在果实套袋、树盘覆盖、水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上进行改良,桃子品质显著提高;同时将桃子上市时间调整到5月至10月,实现错峰销售,有效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题。
有了质量的保障,品牌的培育也就有了抓手。近年来,枣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坚持“挖掘一批、培育一批、申报一批”的工作思路,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商标品牌为重点,大力培育和扶持“枣阳皇桃”品牌,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;同时,强化品牌宣传,以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等活动为平台,组织“枣”字号农产品品牌企业积极参赛,大力推动枣阳地理标志“走出去”。
在枣阳市金三角优质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门前,村民们正紧张地忙碌着,他们从一堆堆新采摘的果实中,挑选出个头大、品相好的蜜桃,按筐装载上车,准备发往全国各地。
近年来,当地按照“线上线下两同步,外销内销两结合”的融合销售策略,通过网络视频、微信等方式建立起多元化营销体系,帮助农户抢时销售。据了解,2021年,枣阳市优质桃种植面积达近30万亩,产量50万吨,产值突破25亿元。
未来,枣阳市将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,继续深入挖掘地理标志资源,充分结合独特的区域优势,培育培优特色产业,让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响当当的“金字招牌”,让地理标志产业成为“丰”景好的富民产业。
巫山李翠日子甜
“巫山脆李开园上市咯!”在重庆市巫山县大大小小的果园里,青翠欲滴、沁甜可口的脆李覆满了白色的果霜,静静地等待果农采摘。
“今年,全县脆李产量预计达13万吨,产值将达17亿元。”巫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贺伟介绍,近年来,巫山县大力发展“1+3+2”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,科学编制脆李产业发展规划,将其确定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。特别是2015年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,巫山脆李的产业增收优势愈发明显。目前,巫山脆李种植面积已超30万亩,遍及全县22个乡镇220个村,惠及农民5万户15万余人。
2021年,在第七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,巫山脆李的品牌效益增至22.56亿元。有了品牌的加持,巫山脆李的市场行情步步升高。“实在是忙不过来,我现在只能接‘熟客’单。”正在巫山县传德果树种植园里忙碌的覃传德新添了一份“甜蜜的烦恼”。他告诉记者,刚一开园,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果贩就络绎不绝,甚至在果园门口排起了长队。
线下热闹,线上更是火爆。巫山脆李种植大户陈赐春的直播间里,一个个订单纷至沓来。“卖得最好的时候,一天就要发出去十几万斤脆李。”陈赐春感叹道,现在一斤脆李最高能卖到28元,与十年前的价格相比翻了十多倍!
巫山脆李的名号越叫越响,离不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。在标准化管理方面,2021年,巫山县出台了《巫山脆李产地环境条件》等3项团体标准,推动“巫山脆李”区域公用品牌的规范使用。据了解,当地已累计出台了4项团体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,为脆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。
在保护方面,2021年,巫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5个部门共同发布《“巫山脆李”品牌保护监管执法实施方案》,持续加大品牌保护力度。同时,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,该局还以大数据分析、监控为抓手,加大力度打击线上侵权行为;严格脆李包装技术标准等,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。
“一业兴,百业旺。”如今,以巫山脆李为核心,巫山县已经形成了涵盖生产、加工、物流等的完整产业链,构建了“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,带动交通运输、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成效明显。
“前不久郑渝高铁通车了,脆李肯定更好卖咧!”望着垂满枝头的脆李,陈赐春眉眼间笑意正浓。


      心之达小编转载,心之达商标网在此之声明:该文章内容转载文章,目的是服务于心之达商标网用户,让其获取更多更全的关于商标知识与信息。享受更优质的服务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并饱含敬意。若有不妥,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,谢谢。

地标鲜果,甜蜜一“夏”-心之达
客服专线 028-8546-5648

工作时间:09:00 -22:30

联系手机:18011342009

关注我们
心之达公众号

心之达公众号

心之达公众号

心之达公众号

申请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16-2021 成都之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09001588号-2 客服邮箱:zerdoortm@163.com 或致电:028-85465648
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TOP